查看原文
其他

物价指数下降,通货膨胀却已近在眼前

中原民 清北交校友研究 2021-03-13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时隔11年再次出现负值!而物价统计与现实生活感受往往有距离。


一、物价下降


2020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但1到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也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2.4%,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下降0.4%。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三涨一平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5%、1.5%和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3.9%、0.6%和0.3%。

 二、躁动的大宗商品


从A股到期货市场,大宗商品“涨价”风继续蔓延,全球宽松货币继续,以及中国经济强劲复苏背景下,


铁矿石价格在12月10日“破千”回落后再次发力站上1000美元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从海外进口铁矿石超10亿吨,这一规模远超市场预期。自今年3月开启上涨的的铁矿石不是唯一涨价的品种,铝、铜、锌等基本金属都在震荡上行,甚至是镍、锂、钴这样的小金属品种也不例外。伦铜刷新7年多高点,伦铝低位反弹近40%。


作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上涨稍显滞后,自5月初开始,在疫情中经历数次黑天鹅事件的原油开始谷底爬坡,纽约原油自谷底接近翻倍,布油反弹超60%。如果原油宝买家能够撑到现在,肯定是盆满钵满的大团圆结局。


多方似乎达成共识:由于通货膨胀担忧和刺激,大宗商品将于2021年进入牛市。高盛称美元疲软,通胀风险上升以及主要央行额外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带动的需求将刺激2021年大宗商品牛市。该机构预测,标准普尔/高盛商品指数(GSCI)在过去12个月中的回报率为28%,其中贵金属的回报率为17.9%,能源的回报率为42.6%,工业金属的回报率为5.5%。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


曾经猪肉价格飙升,成为CPI涨幅上升的推手,如今猪肉价格大幅回落,猪肉又变成了促使CPI同比由涨转降的推手。眼下不好的消息是猪肉消费正迎来旺季,进入11月下旬,猪肉价格周环比出现上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月27日-12月4日,猪肉价格每公斤40.29元,环比涨2.3%,同比降5.1%。另据媒体报道,近期进口冻肉涉及疫情频发问题,国内局部地区生猪供应偏紧局面进一步加剧,也是影响猪肉价格短期上涨的重要原因。面对猪肉价格止跌转涨,值得关注的是,猪肉价格是否会再次飙升并带动CPI由负转正?

三、统计指标需改进


为什么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总是与统计数据不一样?前央行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发表了《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一文。如何更贴合实际的反映“生活成本”?前央行行长称资产价格不纳入通胀考虑已经不行了。传统的通货膨胀概念和度量方法或许已不再适用,而这又将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和调控框架提出挑战。研判通胀的指标还可更综合、更丰富。言下之意,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有改进的地方


周认为,传统通胀度量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争议和挑战:


一是当前的物价指数型通货膨胀较少地包含资产价格,可能带来了一定的失真,特别是在长时期比较中的失真。


二是以什么样的收入作为计算通货膨胀的支出篮子。目前的做法都是用可支配收入作为计算通货膨胀的支出篮子。可支配收入对应的是常规的经常性商品与服务,特别是食品、日用品等等,这些东西确实没有怎么涨价,甚至还降价了。但是在篮子以外的东西也是需要支出的,无论是税前支出的,还是某种制度要求支出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价格的变动最终也是要居民承担的。


三是劳动付出的度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的时间、强度、通勤、是否加班、休假情况怎么样,这些也是需要度量的,而现行通胀统计及分析未完全把这些概念和关系纳入其中。


四是可比性问题。过去物价指数是纵向比,这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例如,科技发展导致电子信息、IT等相关产品,价格下降得非常厉害,可能对物价指数走低或负调整的贡献率较大。如何究竟该怎么计算科技进步对物价的影响值得研究。另外,代际的结构性变化会非常剧烈。从寿命变化会引出养老金的通胀问题。2019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77.3岁,但1949年时预期寿命仅有35岁。寿命延长,为保证同等生活水准所需投资的数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校友原创,每日更新,年阅读量超百万👆




更多精彩内容不便公开,请关注👆


往期回顾  24岁受聘副教授;33岁猝逝的教授

最高层会议定调反垄断,互联网巨头野蛮生长结束?
世界第一?!中国家庭债务增量竟超美国数倍
“最担心中国经济的...”,清华教授、央行官员退休后吐真言?
中国富豪人数超美国?9亿人月收不足2千
老师月薪差7倍,孩子起跑线差多少?
“变相博彩”也能上市?00后被瞄准
两个人的腐败,影响了百万亿金融市场
尴尬的世界第一,我们是如何得到的
家庭债务激增,首部个人破产法实施会怎样?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